不久之前,何阿姨被确诊为乳腺癌。在2次化疗后,肿瘤仍然快速进展,何阿姨和她的家人一筹莫展。
突如其来的病痛,甚至让她产生了“宿命”的想法,她害怕自己即将面对漫长又痛苦的治疗过程,也对未知的未来充满忧虑。
来到肿瘤门诊部初诊时,何阿姨就和傅深教授说:“我不求活命有多长,但求无痛苦。”那时她胸部的肿块已大于14公分,且突破表皮,上面还有四个紫色葡萄样的高高突起——严重的病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都在侵蚀着何阿姨。如何缓解症状以及进行后期治疗,成为了何阿姨和她家人最迫切的问题。
多学科联会会诊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
紧缩的眉头、不停交叉摆弄的手指,傅深教授第一次见到何阿姨时就读懂了她内心的不安与压力。
于是,在近一个小时的初诊沟通中,傅深教授一边解析病情,一边也耐心疏解着何阿姨的负面情绪,希望能让何阿姨和她的家人卸下心理负担,建立起抗癌的信心。
随后,由门诊部乳腺癌亚学科带头人即放疗科主任胡巧英主任牵头,通过多学科诊疗(MDT)标准服务,让肿瘤内科、放疗科、影像科、护理部等不同科室的专家,针对何阿姨的病情发展阶段、身体耐受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,充分讨论后确定了符合何阿姨个体化需求的治疗方案——乳腺癌术前放疗方案,通过术前放疗的形式使肿瘤缩小,降低乳腺分期,以便于后续的手术、化疗等治疗,同时提高手术切除率并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。
精准放疗,使肿瘤缩小9公分
在确认整体放疗治疗方案后,放疗科的物理师为何阿姨“量身定做”了多份放疗计划,并经过3-5个工作日的反复测算与优化,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的方案执行。而治疗计划中的照射技术选择、靶区勾画、剂量制定等都严格遵照MD安德森安全标准进行设计,确保放疗精准照射肿瘤部位、精准计算放射剂量、更大限度地保护患者正常组织不被误伤。
很快,何阿姨依照放疗计划进行第一次放疗。当何阿姨第一次从等待区进入机房时,面对陌生的机器,她不免有些紧张。
负责放疗的施飞技师长很擅长安慰患者:“别怕,你看,这就是接下来会帮你‘打肿瘤’的机器。治疗的时候我会一直在外面的操作台,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,中途发生任何情况,你都可以随时和我说,不用担心。”
为了减轻何阿姨的恐惧心理,在开始治疗前,施飞技师长一直陪着何阿姨,给她说说放疗直线加速器的精密性,简单解释包括图像引导(IGRT)、呼吸门控系统(RPM)、自适应放疗技术在内的各项技术优势,还用专业的知识解答了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,帮助何阿姨做好治疗前的心理准备,也让何阿姨对自己的治疗过程更放心了。
就这样,在施飞技师长的指导及操作下,何阿姨顺利度过了计划的25次放疗。令人欣慰的是,其右侧乳房肿瘤大小由原来的14公分以上,缩小至5公分左右,原来突起的肿瘤基本平复,放疗效果明显。
专业而连续的全病程管理,为治疗保驾护航
对于何阿姨来说,疾病治疗是一方面,乳房上大面积的皮肤溃烂也是困扰她的一大难题。
“大面积的溃烂,创面呈凹凸不平,色呈黄、绿、红各色夹杂,还有恶臭的渗出液”,每当说起自己治疗期间的皮肤护理问题,何阿姨就忍不住夸赞她的全病程管理护士吕萍,“我自己看着都恶心,但她每天面对整个创面,用专业手法温柔仔细地给我冲洗,剔除创面上的坏死物,还时不时地问我痛不痛”。在吕萍护士和护理团队其他成员的照顾下,何阿姨的皮肤状况逐渐好转。
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好处,不仅体现在皮肤护理上。该模式的运行,还要求护理团队密切关注患者治疗期间身体的不适症状及反应,及时评估,并根据情况选择护理方式,减轻患者症状负担的同时,尽可能舒适地面对治疗过程,确保治疗顺利完成,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何阿姨也感慨道,通过乳腺癌全病程管理,自己学会了不少饮食营养、副作用管理、自我居家护理方面的知识,还得到了心理疏导,相比初诊时惴惴不安的自己,现在坦然了许多。
抗击癌症,守护生命光彩
距离何阿姨结束放疗,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。吕萍护士依旧和她保持着联系,知道何阿姨现在身体状况还不错,不再日日焦虑与担忧,放疗后的肿瘤缩小进展,更使她的抗癌信心不断增强。
她的乳腺癌手术也在前不久顺利完成,目前正在术后康复中。
就在近日,我们收到了何阿姨寄来的一份感谢信,文字间充满着对我们医护团队的感谢。“白衣天使撒向人间的都是爱” 这一句话更是让我们无比感恩何阿姨的认可,也为她取得的疗效和她积极的心理变化表示开心。
因为我们以保障患者安全为首要职责,因为我们重视患者的需求与选择,因为我们尊重并始终坚守医学的科学性——正是这样一群来自不同背景但怀抱同一信念理想的人,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、对患者的热忱善良之心,携手成为每一位患者和家庭最信任的抗癌伙伴,共同驱散癌症带来的生活阴霾,创造更多价值,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光彩。